“钟书领读”走进滨湖区二亩半艺术空间 庄若江分享无锡崛起的文化密码

发布日期:2025-10-16  文:陈敏/文 尤力庭/摄  来源:现代快报

资料来源 现代快报

【现代快报10月16日】人均GDP多年蝉联全国第一,多次摘得“内地最宜居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头衔,无锡凭什么这么牛?10月14日晚,2025钟书领读·阅读名家走进钟书房系列活动走进滨湖区二亩半艺术空间,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以《解码小城千年文脉,剖析无锡崛起传奇》为题,与文化爱好者们共同分享无锡崛起的“文化密码”,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无锡既是文脉久远的“千年古吴都”,也是充满活力的“百年工商城”。庄若江表示,公元前11世纪初泰伯奔吴,赋予无锡久远的历史基因,为无锡涂抹了第一抹文化色彩。“泰伯筑城守民,汇通百渎,传播礼仪,教授农耕,伯渎河这条80多华里河道就是泰伯率众开挖疏浚的,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河,比鸿沟的开凿还要早一百多年!”

无锡快速崛起是近代百年的事。1895年,杨氏兄弟在运河畔率先创办业勤纱厂,由此拉开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序幕,开启无锡“崛起”之路。庄若江介绍,西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无锡置县后,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无锡始终是一个“县”,主要为常州府所辖,名不见经传。直至清朝灭亡,民国撤“府”留“县”,江苏省散为64个县,无锡撤去行政管辖,轻装上阵,很快崭露头角。

从1902年荣氏茂新面粉厂开工起,到1912年无锡已有20家企业,初步形成了粮食加工、棉纺、缫丝三大支柱产业。1927年,无锡工业排名第六,1936年,无锡的工业产值更是以7726万元名列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因为经济的崛起,无锡的地位快速提升。1934年,无锡成为“10县之首”。新中国成立后,无锡才当仁不让成为“苏南行政公署”之地,直至1952年区域重组建立江苏省。

在经济崛起中,无锡也出现了杨氏、薛氏、荣氏、周氏、唐氏等家族式大财团,涌现出一大批后来被称为“锡商”的民族实业家。庄若江认为,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对无锡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几乎所有的无锡籍实业家都在青少年时期就到上海,接受了最初的市场经济熏陶和锤炼,成功之后又返乡开发建设,对无锡作出了巨大贡献。

“无锡工商业的发展,直接推动无锡经济实力提升和城市地位升级,为民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完善,包括道路、桥梁、园林、教育、医疗、交通、慈善事业等,让无锡成为闻名遐迩的‘模范县’。”庄若江特别指出:在20世纪中国两轮大规模的经济崛起中,无锡一直是探路和领跑的角色,这是令人骄傲的,也能真正激发起无锡人的文化自信。

据悉,二亩半钟书房成立于2023年,坐落于无锡蠡湖畔的一处文艺小院二亩半艺术空间。该钟书房秉承“以书香涵养城市气质,以阅读连接人与美好”的宗旨,尤其专长服务女性读者,通过“相约星期二”共读、“在书店遇见美好”分享、独立书店互访等固定活动,和作家对谈、健康美学讲座等多元内容吸引周边爱书同频者,让阅读融入生活日常,成为市民精神栖息的温暖之地。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http://odz.xdkb.net/html/2025-10/16/node_193.htm

原文链接:http://odz.xdkb.net/html/2025-10/16/content_674750.htm


阅读(

编辑:于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