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由、慢长的生命,最终是不自由、克隆的生命。”
——题记
母亲错了吗,卡帕迪尔错了吗?为了余生能再次见到乔西的笑脸,为了卡帕迪尔的计划能成功实施。他们没有错,为自己生活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锚点,若是失去了由于自私欲望,向上的人性也虚无缥缈得失去了分量,在成全自己中得到无限满足与喜悦。他们也错了,人脆弱、残缺、充满意外,机器人完美稳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双向的,充满善意,却也总包含苦楚,人在不完美中成长。克拉拉永远无法代替乔西,她仍无法掌握人拥有的意识和复杂性,一切事物会渐渐崩坏——里克、父亲会怎样?他们永远没有考虑到重塑一个人永远比带走更困难,每个人都是无法替代的。
人无法代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译者选择将其归于人性的自私是无私的机器人无法复刻的,然而根本原因在于冰冷的替代者不能带领我们回到曾经美好温馨的回忆,审视互相渗透的痕迹。加缪曾言:“生活的每一分钟自身都带着奇迹的价值和它永远年轻的面孔。”眼前人只能让我们更珍惜当下,却不能代替过去。与所爱之人的共处使生活的每一分钟都被赋予非凡的意义。在陪伴中不断影响,存留了对所爱人的善意与温柔,并在其滋养下长大。
我常常想起我的奶奶,想起她的温和慈爱,念起她的音容笑貌与件件琐事。虽逝去已两年,她仍活在我的精神里,只要我想起,她就存在于每一个春夏秋冬。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人忘记,但她没有就从被淡出人们的思绪,活在无数个人的回忆里,拥有千种姿态,疾病与死亡在回忆面前也渺小虚无。机器人可以还原她,但我们心中所念而非位于眼下。那些因独特而撞击出的美好岁月,就连太阳也未能知晓。
反观现在社会,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正在逐步变革。它深刻挑战了我们对于人类本质、劳动意义与社会结构的根本认知。除了机器人的替代让某些重复性劳作工作岗位过时之外,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从小说到电影到游戏,人类始终对机器人掌控人类命运的潜在风险保持警惕。机器人的存在似乎渐渐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人类,它的独立性、自治性与智能化进程正朝着一种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若未来机器人的决策开始超出人类的掌控范围,人类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反向奴役的局面?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机器人所带来的伦理困境。机器人能否能真正拥有感情,它们能否理解人类的感情需求?当人类将越来越多的情感寄托在冷冰冰的机器上时,我们无意间又摧毁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联系?因此人类应该在众神之争中保持主体性。当科技越来越侵占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正在流失这些一些创造的源头。科技成为当前时代的特征物,我们不可摒弃它,更不能仅以警惕心对待它。在慨叹被剥夺生存权利的同时,我们可曾将信息转化为不竭的智慧?这便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思索,使流失的心灵复归。
人类的自私促使不断创造有利于人的机器,却在其中忽视了人性的饱满却脆弱。科技压榨着永不停止向前的时代,也不能放弃对人性的悲悯。
人的一生都在创造拥有独立灵魂的生命,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真正运用某种纯粹的爱去适应去感知充满未知和疑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