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视点
04-20
2017
新任期新思路新发展
经过几年的积累,法学院现已基本形成民商法学、宪法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社区治理学科群及相对成熟的学科方向,并开拓出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但是,仍然缺乏高水平论文、高级别课题、高水平研究成果和高级别的基地平台。在下一任期力争将法学院办成省内先进、特色突出的教学研究型法学院。知识产权法、食品安全法、老龄研究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1到3名国内一流学科带头人。总体思路是在强化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的基础上,...
04-20
2017
改革创新 激发活力推动人文社科再上新台阶
面对新任期发展任务,学校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推行“12345”行动路线,争取在第六个任期结束时,建成管理科学、充满活力的科研管理新体制,人文社科科研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继续深入实施一套计划。2012年,学校制定了《江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1—2020)》,为人文社科科研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障。在未来一段时期,我们仍然要把实施繁荣发展计划作为学...
04-05
2017
凝心聚力 勇攀高峰
纺织服装学院是我国纺织、印染和服装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斐然,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新一任期,基于目前学院发展存在的缺少省部级以上拔尖人才,没有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科研标志性大成果和大项目储备不足等问题,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注重基础研究,支持原始创新。在历次学科评估中,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是衡量学院科技水平和...
04-05
2017
夯实基础 加强内涵建设
人才培养方面,以人才培养体系的系列认证为抓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以及考核评价三位一体,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未来三年,医学院将先后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学院将以项目制系统推进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等,投入项目建设资金估算600万元;建立完善基于学生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好教改项目...
04-05
2017
一心一意谋服务 开拓创新求发展
新的历史条件下,离退休工作面临新使命,新情况,新要求,离退休工作处(党工委)将紧紧依靠学校党政的领导,团结全体工作人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我校离退休工作。截止2017年初,我校离退休总人数2094人,其中党员575名。近年来离退休人员呈现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员分类复杂、总人数特别是高龄人数增加显著、居住地分散、文化养老的需求显著提升、老同志们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大。由此给离退休工作带来的困...
04-05
2017
迎难拾级上 聚力再攀登
校办作为整个学校的行政枢纽,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部门、学院的密切配合下,秉持“服务全局,服务师生,服务发展”的宗旨,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精神,以“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办有效”为目标,实现“引领、推进、组织、协调”四大职能。 首先是依法治校。当前学校在依法治校工作中主要面临教职员工的自觉意识相对淡薄,法治工作队伍亟需加强建设等问题,依法治校的基本...
02-20
2017
陈绪新:习近平新政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一、习近平新政的科学内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从“人民”这个政治原点出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国内政治生态,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政治生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
01-27
2017
习总书记的新春足迹:最是牵挂暖人心
12-16
2016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作总结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
11-16
2016
做好“四个紧盯”践行“四讲四有” 作者:机关党委 做好“四个紧盯”践行“四讲四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党建工作。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