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视点
06-11
2018
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科技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
06-06
2018
马克思主义光芒始终照亮人类的未来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万字篇幅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卓越贡献,阐释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生命在马克思主义源远流长的历史篇章中得以重生,马克思主义的光芒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中照亮人类社会的未来。200年前,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大...
05-30
2018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新时代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为我们留下了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开启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新征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在新时代,仍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中华民...
05-25
2018
旧典故的新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每次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习近平用典》一书从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习近平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
05-21
2018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新学期伊始,走进学校东门,为了欢迎2017级新生的到来,文浩科学馆悬挂了巨幅欢迎牌,上书这样一句话“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看到更加遥远的未来”。在新生开学典礼的致辞上,我也将“唯有学习,才能撬动更多的可能”作为师长给同学的建议之一,鼓励同学们把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珍惜江大优美宁静的环境,收获无限美好的未来,以此来撬动的精彩人生。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朱熹说:“立身以立学为先...
05-15
2018
领导干部的“说”与“不说”
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由于岗位的特殊重要性,领导干部的说,就不是小事一桩了。言为心声,它是领导干部党性宗旨、政治觉悟、道德修养、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等的外在体现,领导干部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政治立场敢于说。政治立场问题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一个是非界限问题,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只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它是...
05-10
2018
坚持高校从严治党的高线、底线与标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管党治党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法宝。高校党员干部,既要守住党的纪律、党内规矩“底线”,更要坚定理想信念“高线”,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标线”,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重托,铸就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政治本色,保证党的事业...
04-30
2018
“一带一路”食品高校教育科技联盟进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导向,按照江南大学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坚持“合作育人、合作共享、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宗旨,以高等教育合作为主线,教学工作为中心,科学研究为重点,国际型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目标实现建立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教育合作机制与模式,增进教育合作交流广度和深度,互知互信、互帮互助、互学互鉴,构建“一带...
04-20
2018
江南大学学科整体布局与建设规划
一、学科现状与布局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努力打造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现有17个学院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公示中)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
03-27
2018
协同发展 提质增量——我校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到21世纪中叶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2017年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江苏省专利奖金奖1项,4个千万级重大项目落地,全校科研到账总经费首度突破5亿元,实现了质...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