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江南
11-14
2025
为绿色生物制造添“利器” 江南大学研究团队成功构建纯蛋白质支架体系
【江苏科技报11月14日】酶是自然界最精妙的“催化工匠”,如何在无外部载体条件下实现酶的有序组织、可调距离与可重复使用,一直是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核心科学难题。11月5日,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工程学院周哲敏教授团队近期成功构建了一种具备可编程性与可回收利用特性的纯蛋白质支架体系,能够在分子层面上精准控制多酶的排列,实现高效协同催化。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研究人员以具有自组装能力的γ-Prefoldin蛋白纤维为骨架,引入两对正交识别模块SpyT...
11-13
2025
万长松:以新质人才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无锡日报11月13日】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依靠人的高素质、高知识、高技能,这就要求当今教育要着力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质人才。新质人才是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具有显著特征。新质人才必须是创新型人才。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和根基。新质人才创新特...
11-13
2025
江南大学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学习强国11月13日】构建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利用互动教学平台等技术手段赋能教学过程,对提升教学质量、辅助教学评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多局限于课堂内,师生缺乏课前课后的互动。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教师也难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他们继续探索学科知识。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缺乏有效互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
11-12
2025
蛋白当“积木”,酶当“工匠” 江南大学破解绿色生物制造难题
【江苏教育新闻网11月12日】近日,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工程学院周哲敏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可编程支架体系”,让多种酶能够在分子层面上精确排列、协同催化、循环使用,破解了绿色生物制造领域酶在没有外部支撑材料的情况下既保持高效协作,又能随时回收再利用的科学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我们设计的这套体系,相当于利用蛋白质搭建‘分子积木工厂’。”周哲敏介绍,研究人员选用一种能自动“拼装”成长链的蛋白纤维作为骨架,再加入两组“识别模块”和一段...
11-12
2025
第八届“古漕新韵”海峡两岸(江苏)青年文化艺术汇采风作品交流展在无锡开幕
【交汇点11月11日】11月10日,第八届“古漕新韵”海峡两岸(江苏)青年文化艺术汇采风作品交流展在无锡江南大学开幕。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江苏中华文化学院院长周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周岚在致辞中表示,大运河不仅是历史上沟通南北、输送漕粮的重要水道,也是承载文化、联络古今的文脉。她指出,“古漕新韵”活动以艺术为媒介,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推动文化共融。希望两岸艺术家继续通过此类平台,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艺术合作。本届活动期间,江苏与台湾两地艺术家组团先后走进...
11-12
2025
江南大学破解绿色生物制造难题
【新华日报11月12日】近日,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工程学院周哲敏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可编程支架体系”,让多种酶能够在分子层面上精确排列、协同催化、循环使用,破解了绿色生物制造领域酶在没有外部支撑材料的情况下既保持高效协作,又能随时回收再利用的科学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我们设计的这套体系,相当于利用蛋白质搭建‘分子积木工厂’。”周哲敏介绍,研究人员选用一种能自动“拼装”成长链的蛋白纤维作为骨架,再加入两组“识别模块”和一段“桥梁...
11-12
2025
“古漕新韵”海峡两岸(江苏)青年文化艺术汇采风作品交流展开幕
【新华日报11月12日】11月10日,第八届“古漕新韵”海峡两岸(江苏)青年文化艺术汇采风作品交流展在无锡开幕。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江苏中华文化学院院长周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周岚说,大运河不仅是历史上沟通南北、输送漕粮的重要水道,也是承载文化、联络古今的文脉。“古漕新韵”活动以艺术为媒介,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推动文化共融。希望两岸艺术家继续通过此类平台,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艺术合作。本届活动期间,江苏与台湾两地艺术家组团先后走进无锡、泰州、镇江三地采风...
11-12
2025
从江县2025年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培训班在江南大学开班
【黔东南日报11月12日】日前,从江县2025年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培训班在江南大学开班。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影陆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从江县委常委、副县长谢卫忠作开班动员讲话,从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梁全福作学员代表发言。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共45人参加。本次培训为期7天,课程设置紧扣从江县乡村振兴实际需求,采取“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的方式,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技术与创新驱动、文旅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开展教学,既输送前沿理论知识,也分享实战经验,旨在提...
11-12
2025
校企共筑“盐+微生物”创新高地
【中国食品报11月11日】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集团”)与江南大学“盐+微生物联合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该研究中心将深度依托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融合中盐集团的产业优势,致力于盐环境微生物的资源挖掘与应用技术研究,为高盐体系微生物的产业化创制先进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指出,此次“盐+微生物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双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黄金契合点”。江南大学期待以联合研究中心为重要纽带,...
11-12
2025
江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深化产教协同育人 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光明日报11月12日】江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恪守“需求导向、产教融合、交叉创新、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高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支撑”的协同育人体系,精准破解传统工程教育“校企协同浅层化、实践能力碎片化、培养评价单一化”的三重困境,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江南范式”。机制创新从“单点合作”到“体系化共建” 凝聚育人合力学院深刻把握问题本质,积极争取无锡市支持,将学院建设纳入市校共建核心框架,推动高校、政府、企业从...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