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10月16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这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硕2301班学生翁嘉怡始终坚信的理念。她深耕食品营养领域,以科研筑牢专业根基,她怀揣国际视野用行动践行大健康使命。如今,她已正式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委员会营养与健康志愿者,即将远赴斐济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以江南青年的专业与情怀在南太平洋的土地上书写中国食品人的责任与担当。
深耕科研
在实验室里筑牢专业根基
作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研究生,翁嘉怡从入学起便深知自己肩负的大健康使命,立志在食品营养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大四学期,为了夯实科研基础,翁嘉怡主动向师姐学习科研思路与实验方法,提前为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蓄力。进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后,她加入了氛围融洽、研究方向高度契合的成向荣老师课题组,从此开启了“图书馆—实验室—健身房”三点一线的沉淀时光。凭借这份专注与坚持,她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科学论文的运作逻辑,翁嘉怡主动申请担任国际性学术期刊《Food Bioscience》的助理编辑。这段经历不仅让她熟悉了学术传播的细节,更让她萌生了“以专业之力传播江大食品科学进展”的想法,为日后践行社会大健康使命埋下伏笔。
在肥胖等亚健康代谢疾病研究领域入门后,翁嘉怡并未停下脚步。她多次站上国内外学术论坛的舞台,以全英口头汇报、全英海报展示的形式,向全球学者分享自己在代谢疾病领域的研究成果——从FIFS&ISNFF 2024国际学术论坛到江苏省研究生食品与大健康学术创新论坛,都留下了她清晰的学术表达与专业的科研风采。
与此同时,翁嘉怡以第一主持人身份成功申报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纵向项目,凭借年级前10%的优异成绩斩获第一学年学业一等奖学金与“优秀研究生”称号,第二学年又荣获翼邦奖学金。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她对专业的热爱与不懈的追求。
开拓视野
从江大校园走向异国他乡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蝉联世界第一,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壮大。从小接触国际化教育体系的翁嘉怡,始终渴望借助江南大学的平台,为中国食品科学事业乃至全球大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这份追求得到了学校与老师的大力支持。当辅导员刘璇了解到她向往国际舞台的想法后,主动为她推荐境外访学、游学活动。在老师与学校的鼓励下,翁嘉怡于今年春节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交流学习,近距离接触到食品营养领域的前沿动态。
在校园里,翁嘉怡始终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作为食品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助理,她常常主动帮助外籍留学生解决实验室沟通问题,用耐心与专业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纽带。
两年时光里,她用一年沉淀专业知识、深耕营养领域,用一年开拓国际视野、紧跟前沿趋势——这份积累,让她在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布的“联合国海外青年志愿者计划”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这与我一直以来的信念不谋而合!”翁嘉怡曾这样感慨。
肩负使命
从中国青年到联合国志愿者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代表身着部落传统服饰,在一众西装革履的参会者中格外显眼”,一张照片深深震撼了翁嘉怡,也让她对“中国担当”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从“被帮助者”变为“帮助者”,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而现在,她也渴望成为这份使命的践行者。
在江大团委的组织推荐下,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坚定的服务信念,翁嘉怡成功通过选拔,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委员会的一员。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儿童服务组织,将成为她守护南太平洋儿童营养健康的新平台。出征仪式前,团中央及联合国中国办事处为志愿者们组织了系统的培训与筹备工作。在中央团校的培训中,翁嘉怡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大名校的优秀学子。他们满怀热忱,用行动诠释“大爱”。“能与这样一群伙伴共事,我无比庆幸!”翁嘉怡的话语里满是珍惜与期待。
如今,翁嘉怡即将启程前往斐济。作为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她深知肩上的使命。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提升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把“肥胖等亚健康代谢疾病”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南太平洋儿童营养健康的实际行动,主动融入当地文化,用真诚与专业赢得信任,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为南太平洋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江大力量”。
从江大实验室到南太平洋的土地,翁嘉怡用专业与热爱书写着“有厚度的人生”。而她的故事也将成为更多江南学子的榜样——以科研为基,以使命为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践行江南人的初心与担当。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报https://www.cnfood.cn/electronic?qdate=2025-10-16&index=0
原文链接:https://www.cnfood.cn/article?id=197864162897474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