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入驻式”协同培养模式助力卓越研究生培养

发布日期:2025-10-17  文:王文燕 于乐  来源:江苏科技报

资料来源 江苏科技报

【江苏科技报10月17日】在中国食品产业向高质量转型的浪潮中,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坚持以“大食物观”为根本,创新推行“入驻式”产教协同培养模式,构建起“产业出题、高校解题、育人答题”的闭环生态,为食品行业培育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卓越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保障。

学院突破传统合作中的地域与周期限制,首创“人驻式”协同培养新模式,将企业研发中心“搬”进校园。目前,光明乳业、君乐宝乳业、华润医药集团等22家食品龙头企业已陆续入驻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18个,形成了校地共生的创新共同体。

学院突破传统合作中的地域与周期限制,首创“人驻式”协同培养新模式,将企业研发中心“搬”进校园。目前,光明乳业、君乐宝乳业、华润医药集团等22家食品龙头企业已陆续入驻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18个,形成了校地共生的创新共同体,上大中型食品企业。光明乳业一江南大学联合实验室作为标杆范例,自常态化入驻以来成效显著。近三年联合攻克益生菌高密度培养、液态奶风味稳定性提升等关键技术难题18项,其中“植物乳杆菌 CCFM8610 产业化应用技术”落地后,直接带动相关产品年销售额增长超30亿元。

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跨学科课程体系,打造《食品企业质量管控实务》等48门核心课程,更将生产标准、工艺细节与真实案例编入教材,实现了“车间经验向“课堂知识”的高效转化。

在评价机制上,学院将成果转化、企业认可度纳入研究生核心评价指标。2020年以来,研究生授权发明专利700余项,成果转化金额达1.4亿元。“我们不再只看论文影响因子,更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院长孙秀兰表示。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健康中国等重大战略需求,学院依托2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科研成果与教学资源双向转化机制,将前沿科研任务直接转化为研究生培养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表示,学院与企业长期携手科技攻关,从“十一五”到“十四五”联合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0余项,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这正是对接国家"提升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需求的生动实践,科研反哺教学、产业驱动创新的生态,让人才培养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与行业发展同步。

本文来源:江苏科技报

阅读(

编辑:于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