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
05-29
2018
向真理低头是一件幸福的事———观《十二公民》有感
细想看完《十二公民》后,脑海里始终萦绕着男主角陆刚所说的一句话:“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宣布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据确凿。”这真是一句凝练着法治社会对于法律公平最朴素的标准的话语。影片讲述了一所政法大学内,学生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十二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
05-25
2018
彼岸杨柳青,何时方渡去
“我希望,相知者能相爱,相爱者能相知。有相怨,无相恨,人间太平。我希望,老者慈善从容,幼者聪颖无忧。少年有理想,壮年有担当,老年有依归……”这首《我希望》是我最喜欢的诗了。最初与它相识,是在高三的一个晚上。下了自修,我在凛冽的寒风中骑车回到家,躺到温暖的被窝里,百无聊赖地刷着公众号。突然看到这首诗,很快读完,平静的内心掀起了一道涟漪。倒不是这首诗有多么的动人心魄,反而是它的娓娓之音似是撑着小...
05-22
2018
诗者的心,别样的景
前些日子,偶然在微信上看到一位自谦为“诗歌练习者”的学姐的一篇文章,里边讲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她在武大诗社的一次评诗会上对诗友的新作发问:“何为‘当窗一线寒山’,难道山能连成一线?”好一番解释之下,看惯武陵高山的她才明白,原来在平原地区,俯望远山真有一线之感。这桩小事,让我记挂心头,不禁感叹:诗者的心啊,总是有别样的景。在这一点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高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彭老师。他研究古...
05-18
2018
子在川上曰
桌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元宵,我已换好鞋出门去了。老街这边已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稚子排着队讨要糖人,小姑娘则偏爱各式各样的花灯和灯笼,大人呢有的说说笑笑,有的被小孩牵着,这看看那瞧瞧。其中不乏的就是猜灯谜。走在喧闹的大街上,人潮拥挤,想伸手去够头顶的红灯笼,无奈身高不够。好不容易挤入一堆人群里,只听有人道“十个客人十间屋,冷了进去暖了出”,只见那小孩儿挠头苦思,皱着眉的样子倒也可爱,旁边的...
05-14
2018
此梅香处乃江南
三四月的江南,湿润而可爱。也因突如其来的春雨淋得不知所向,也因春日突然绽放的小美好而深感生命之希望,更因那温婉简约的春景而深明“江南”二字的美好。凛寒之中夹杂着一丝俏皮的暖风,正是梅花开放的好时节,何不去梅园一赏?浅浅河湾,几栋小屋,依水而居,碧波荡漾,春意四起。放眼望去,层林尽染,红白相间,轻巧灵动,微风拂过,香气扑鼻。见一门洞,急去观望,青青湖水,微微泛光,梅开对岸,清新动人。瓣嫩蕊香,...
05-10
2018
古诗词里寻春意
春夏秋冬,景色相异,但坦诚地讲,我最爱的还是春天,尤其是江南的春天,已经“觊觎”了好长时间。返校时节正值阳春三月,此春不赏,更待何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身处锡城,我要讲“予观夫江大春色在小蠡一湖”。何出此言?君且看那小蠡湖边,芦苇荡中旧叶犹存,新叶已生,桃花未尽,樱花亦开,一阵轻风拂过,花树下便落得一地春天,好不活泼热闹!小蠡湖的“主人”———“大黑”...
04-22
2018
如果你也听民谣
耳机里传来或低沉沙哑的男声或清新特别的女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播放列表里动感火热的韩团歌和英文歌悄悄消失,一首首有着拗口名字的歌慢慢占据了手机内存。人们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民谣,给它们的创造者一个共同的名字:民谣歌手。如果你也听民谣,那你应该也知道这些。有人说,民谣很穷。想象中的男性民谣歌手都该是顶着一头微卷蓬松有点点乱的短发,也许下巴上还蓄着些许泛青的胡茬,穿一件洗得泛白的牛仔...
04-10
2018
留得残荷听雨声
将将入秋时,学校的荷花池里就只剩下枯槁的荷叶孤零零的立着,南方的雨下个不停,荷叶摇摆不定,更加残破。看到此景,便无端想起了那句林黛玉偏好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从前看《红楼梦》,因其中颇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总是读到一半便没了耐性,即便惊叹于87版黛玉的可怜容貌,却也是看了几集便不了了之。我与这部巨作终是少了那么些缘分。前些日子,网上突然开始谈论起了小戏骨版的《红楼梦》,看到网上如潮水般的好评,我...
03-28
2018
长安,长安
我向往长安许久,虽未去过,但也能在别人的书里窥得一二。一百零八坊、朱雀大街、芙蓉园、乐游原、胡人歌舞、教坊之音、异国宗庙、瓷器、茶、丝竹、香料、堆叠出一个锦绣的长安。当然,这只是我作为后人对长安粗浅的认识。长安,唐天宝三载,上元节的十二时辰,一群突厥人混入长安,企图用“阙勒霍多”炸毁长安,靖安司主事李泌无奈之下任用死刑犯张小敬来力挽危局。在不良帅张小敬抽丝剥茧的推理中,一切走向明了,突厥的...
03-22
2018
穿越时空的时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翻开《诗经》的第一页,扑鼻而来的墨香伴着一条幽幽的长河,这是一条无名的河,站在河前,我看到了河中映衬的古老的爱情、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不知谁曾贴着水面行走,歌笑歌哭。曾几何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文人骚客所称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为百姓所谂知,有多少深闺女子痴迷于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