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
03-28
2023
你听这一首散文诗
担心了好久会下雨,结果是个大晴天。那日走访亲戚前,我去附近的水果店买西瓜,恍惚间看到一个绿外套包红T恤,西瓜一般的人。我是认识她的,但也仅限于认识,她是我父亲那一辈里隔了很远的一个亲戚。正在我犹犹豫豫要开口打招呼的刹那间,她已经发现了我,冲我热情而真诚地招手,齐耳短发在风中摇曳,染着黑色指甲的右手伸进塑料袋子里拿出一个看起来汁水饱满的桃子。三色俱全,可以召唤西瓜,哦不,召唤老姑了。我礼貌地叫了她...
03-28
2023
夏与诗
百无聊赖的夏日假期,总要出一趟远门打发时光。内陆的孩子向往大海,于是这一次又约上朋友到了海滨。顶着酷暑徒步打卡众多景点,走马观花般拍照纪念,汗水早淌下一层又一层,已全然不知是旅行还是修行。入夜后有人提议去海边吹吹风,无意中发现了附近空旷寂静的小沙滩。海面在平静下汹涌着,海水镶嵌着浪花织就的银边,被月光轻柔地吻了一下又一下。浓雾层层弥漫、漾开,像是为天上的夜明珠笼上一层薄薄的纱,欲说还休。我的脑...
03-28
2023
水梁万道
在我心中,校园里最有韵味的风景莫过于各色各样的桥梁。它们有着千张面孔,却如出一辙的沉默,似乎再欢快的流水也无法动摇它们分毫。我知晓它们弯曲的背上压着厚重的历史,它们的眼睛注视过无数的欢欣与惆怅。它们不愿袒露半分情绪,便由我主动去探索。我用心去注视它们目光停留之处,去倾听它们耳朵接收的声音,去感受它们身上的每一次日落和风起。越是亲近,越是被震撼,我当初的好奇早已化为了发自内心的欣赏和骄傲。我不止...
03-28
2023
姑苏情
烟雨朦胧,黛瓦粉墙,少女袅娜聘婷,吟出一曲温柔婉转的江南调。轻舟画舫,碧波荡漾,渔人的歌声里传唱着夫差与西施的故事。那合该是苏州吧。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行街的人群熙熙攘攘,藏不住这座古城的千年韵华。它与外界的光怪陆离格格不入,留存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古芳华。多少佳人才子生于斯,长于斯,写出长诗,绘出长卷,将自己对姑苏的爱意倾注在字画中,于时光里流传。夏夜里,蝉鸣不歇,惹人浮躁。然当你漫步旧巷,...
03-28
2023
我与江南
9月2日晚上我在朋友圈写下“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从容;在日落沉浮间,看一场人间烟火;于山水重复间,寻一处柳暗花明。去江南了!”我看过一千个关于夏天的句子,都不及这一刻,慵懒的夜晚和恰好吹来的风,还有一颗对江南充满期待的心。凌晨4:37分我到达江南大学东门口,我不知道当时自己脑子里在想什么。但我清楚地看到了“江南大学”四个字,我意识到我是一名大学生了。当时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我很欣喜凭借着...
03-28
2023
第一乡
有句话说凡所醉处皆非他乡,无锡喜甜,甜而不腻,简直是给我的胃下了蛊,以至于暑期前离校时颇有几份恋恋不舍,感慨无锡就像我的第二乡,短短一年就如此不舍。暑假两个月,回到了我的第一乡南昌,又开始和在这一方生长了十几年的无辣不欢的水土打交道。夏日多酒席,升学宴最多,七夕订婚酒其次,一个金榜题名时,一个洞房花烛夜,都是人间喜事,难得的好时日。每每放眼望去,桌上菜肴都琳琅满目、色泽鲜艳、麻辣浓香,让我这个...
12-23
2022
沙山朝阳
西北大漠的日出,是我至今不能遗忘的,大自然的壮阔。———题记未去西北前,以为那该是个荒凉、平乏的地方。真正踩在那片土地,感受到的却是脚下流淌着的中华血脉,风声里呼啸着的五千年民族魂魄。坐着越野车,一路颠簸,终于在天黑前赶到旅店。母亲早早做好攻略,听闻鸣沙山的日出很美,想亲眼去瞧一瞧。一同游玩的另一家人也心生向往,故相约第二天一早早起看日出。我睡得实,是母亲把我叫醒的,睁眼时还很有些不情愿。世界...
12-23
2022
少年游
我来时金叶飘零河流茫漠梧桐树站成一片跌宕的海你对我说星辰可掇鲜衣怒马少年我词曲写不出寂寞云一路伴我睡夜灯在读我桂花可载酒天地纵辽阔袍袖一抖就是锦绣山河少年迎风奔跑过我身边一腔热化作春风又赴火顺手一挽就燎原烧遍遗恨与落魄今夜楼房又亮起安坐的灯火我们很暖和你还记得谁會经谱写轮回的歌谁终将出鞘振山河什么夏天永不凋落又有谁會来过
12-23
2022
四季之食
“羊城客汕大三元,饕餮敢为天下先”。广东在饮食方面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敢为人先的胆识。“狸狗猫蛇烹作馔,鸭鸡雁雀制成筵。龟虾贝蟹坛中炖,笋果参菇釜中煎。妙手天工龙凤宴,乳猪裙翅醉神仙。”别出心裁的食材搭配,因材制宜的烹饪方式,穷工极巧的刀工技术,恰到好处的火候把控……每一点都是粤菜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粤菜负有盛名的标签。我吃着粤菜长大,对粤菜有些自己的理解,其中最有感触的当数粤菜的时令性。醉翁...
09-13
2022
足茧青山意苍茫
黔东南之郡,诚美地也。鼓楼危危,高标凌云。层檐叠栋,梁阁生花。碧湖茹影,阴阳协洽。生气腾跃,青青未了。若其群山攒聚,乃当抗峰岷峨,松涛飒簌,传之于万壑争喧。跋涉青山曲径,则风物变幻,目不能尽也。若乘舆车,棹小舟,奉以冰露凉瓜,悠然观之,景固有可呼“应接不暇”者,然山多闭塞,好物难抵,终不知侗民辛苦,徒避世享乐耳。处世分位既异,目光短长亦有别也。午后日斜,吾侪尝寻访于侗民。沸日灼人,未辞辛劳,但...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