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
02-28
2022
烟雨江南·水墨绘丹青
烟雨江南,泼墨山水,浮生若梦,岁月如歌。印象中的江南是一幅水墨画,饱蘸水的清韵和墨的浓郁。然,不知从何时起,如画卷般的江南不再是曲水流觞的悠远,烟雨中开始了无休止的吵闹,折腾得人心也开始浮躁起来。道路的喧嚣,城市的霓虹如一滴漆黑的油墨般落上江南风光,浩浩荡荡地晕染开,模糊了古典的江南韵味。淡了碧波湖畔的杨柳依依,不见油纸伞下的幽怨女子,难觅隐逸闹市的古巷茶楼……书中江南,似是再也遍寻不着。跨过...
02-28
2022
水墨绘丹青
行色匆匆的晚霞里,浮动着安静的空气。被夕阳映出的随风而起的灰尘,飘过五六点钟的时针,沉沦进将要变暗的角落。我那个时候下楼去食堂吃饭,走过园区里弯弯小道,雾霭色的天空下是一片沉沉的不说话的晚意。路灯在这种将暗未暗的颜色里安静隐匿着,微弱的灯光弥漫出被冷风冻过的烟的味道。这个味道让我想起之前,也是在这样一个傍晚,十二岁的我捧着奶茶和室友急匆匆从一条深巷里跑出来跑上天桥跑回学校,手里提着等了很久的刚...
02-28
2022
座座城,抹抹色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十二字,六短词,在徐悲鸿先生笔下,塞上与江南瞬间有了生命。塞上,是白马奔腾,秋风呼啸;江南,是杏花含苞,春雨淅沥。徐悲鸿先生用六个词语描绘出塞上与江南。这是画家善绘景的体现啊!但可别忘了,画家也善用色。细品此句,原不止是景,还有色!闭上眼睛,脑海中是斑斓的色。我曾总觉得每座城都能用色彩来称呼,既神秘又亲切……也曾不自量力地想为我喜欢的梁溪与长安赋予上色彩。可惜,...
01-05
2022
印象商人
记得就在十月中旬的时候,远在山东的朋友发来微信,抱怨我越来越像一个贩卖印象的商人。她说我用好几十张照片和数千字的文章,骗她一颗想去无锡的心。可是,又怎么能怪我呢?似化身邓析子的信徒,我开始了精妙绝伦的诡辩,要怪就怪无锡太美,江南太妖,就好像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故事。当你在空旷的曲水桥观赏了一场秋雨的落幕,产生一种对无锡的热爱也就不足为奇了。经过它的人很多,却不似都市的匆忙,这里有人撑伞驻足,有...
01-05
2022
鹭港倩影
我至今还珍存着一瓶沙子,一瓶来自夏天厦门的沙子,一瓶夜夜枕着月光与浪花入睡的沙子,我自私地认为这是属于我自己独家的记忆。我喜欢厦门这座城市,所以总想从她手里找到一些纪念品带回去,就像三毛一样,我不想要那些可用金钱衡量的物什,却钟情于一些带有海洋气息的小玩意。于是,我在鼓浪屿岛上,用喝剩下的矿泉水瓶,收集到了这些沙砾,满心欢喜,以为装进了一整个夏天的激情。厦门岛,就像每一座海滨城市那样,总能让人...
12-07
2021
进去、抽离
教学楼后的银杏树叶脱下活力的青绿,翻染上了沉稳的金黄,大地上的一切都在寻找属于自己归宿,就像落叶归根,就像北雁南飞,就像旅鱼回游。而这世间所有的行色匆匆,都会在“进去”与“抽离”之间循环往复,然后成为世界。人生就像是在走迷宫,我们用上半生寻找入口,再用尽后半生寻找出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时间只是用来产生一种脱离世界的感觉的媒介,而不是用来交换生活的介质。每个人都在这个媒介传输的过程当...
12-06
2021
槐花半成实
四月,是槐花开的好时候。风轻轻地打着转儿,天蓝得不掺一丝杂质。我早起匆匆扒了碗粥,急急匆匆地往袅袅家跑,把院里的鸡吓得乱飞,母亲急得在后面叫骂,我也全然不顾了。袅袅家种了一棵槐树,正是槐花开得最好的时候。急急地跑到她家,她的母亲已然开始制作槐花蜜了,袅袅站在她的旁边,梳着两条乌油油的麻花辫,母女二人看见我,眉眼都舒展开来。我没瞧见袅袅的父亲,大抵在房间里写东西,他是整个村为数不多读过书的人,大...
11-18
2021
朔海
离开故乡以后发觉很长时间不曾见到海了。身边很多朋友出生在内地,不曾见过海,对滨海城市有着或多或少的向往,向往一望无垠的蓝色水域和阳光下泛起金色的沙滩———这是我们常见的海,常见于众多新闻宣传与海报画面。故乡的海似乎和大家的想象有所不同,我无法形容那是怎样的一片海,只是每次想起时,都觉得那咸苦应该伴有些许刀子一般的朔风,或许这就是北方的海吧,暂且称之为朔海。北方的海不晴朗,也不健美,倒是与苏东坡...
11-18
2021
衰老的村庄
我好像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老家的樱桃树结果了。听说是结了的,只不过鸟雀的嘴比人的手快,也等不及那樱桃变得更甜,急匆匆在樱桃本该成熟的时节到来之前就让它的果肉暴露在空气中,或是掉落在泥地上,再静悄悄地腐烂掉。当然,这株樱桃树只有我会在每次回老家时关心一下,其他人并不在意这棵供给不了果子的树,他们心中只牵挂着两件事———“什么时候拆迁”和“谁又死了”。第一个问题村里人不会知道答案,但每个人心中都有呼...
11-03
2021
遥远的夏
我曾拥有过那些炙热而遥远的夏。前些天在南京,路过满是梧桐的小路,恰巧看到杂志亭,一晃眼觉得十分亲切。它站在梧桐掩映的树影下,有些遥远,就像快要逝去的夏。从前在小城,也总能见到很多的杂志亭,半开的门上摆满各样的杂志,窗口向前伸一块板,留着放各种报纸,一份份叠好,整齐地放在一起,靠近就有很清晰的油墨香。店主一般隐于书间,亭中恰好留出一人的位置。寒来暑往,她有报纸和茶。记忆中店主总是那么平静,大多数...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