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
12-13
2024
自行车的后座
外婆家有一辆自行车,是破旧的;自行车上装了个后座,曾经是新的,如今也破旧了。我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在我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外婆为了接送我上下学方便些,就在自行车上安了个后座,紫色的,塑料的,有靠背的那种。对于四五岁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宝座呀。那时,外婆将小小的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安置好,我抱着外婆的腰,然后老旧的自行车的轮子吱呀吱呀地转着,路过几家店铺,拐过几个弯,行过几块青石地砖,载着我到了...
12-13
2024
伟大的平凡
道路两旁的银杏树上有金黄缓缓落下,行人来来往往,些许树叶随着路人经过打着旋儿,飞起又落下。一天又一天如流水逝去,大学的生活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原先在高中出类拔萃的我,如今在高手如云的大学中也不过如此。相比优秀的学长学姐、出众的同学,我显得平凡又渺小。赶不完的任务,挥之不去的人际关系,没精打采的课堂,若是回到半年前,高中的我一定会一次又一次地鄙夷现在的自己。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赶...
11-12
2024
蕾梅黛丝
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时冢者,宫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着宫内,常置左右,问汉时宫中事,说之了了,皆有次序。后崩,哭泣过乱,遂死焉。——西晋 张华 《博物志》请我去中国的地下陵墓里攥取一个宫女以绚烂的花草绫罗包裹她,以馥郁的香料覆盖她再用塞纳河水把她纯洁空质的、贫瘠的胸口淹没烟灰熏烫出她乌黑的长发,教堂尖顶的月亮是她的钗饰散在我视野所及之处的她我决意叫她蕾梅黛丝...
11-12
2024
校之秋韵
十一假期,因大多数学生离校,平日里热闹的校园迎来了为数不多的宁静。这时,便是我在偌大的校园中寻找秋韵的好时机。我的第一站是学校的树荫小路,初秋时分,树叶上的绿还未完全褪去,夏天似乎还在霸道地宣布它的主权,冷风后骤升的温度似是它的留恋。树上的叶在自由的风中道着这个秋,可风再自由,树上的它也不能随风一起走。一低头,早已有落叶堆积,满地金黄,像打碎的一地星光。我拾起一片来看,密密麻麻的纹理,是它们...
11-12
2024
天雨流芳
初识“天雨流芳”这个词时,便惊叹其漂亮,以为是“天上下雨了,像花朵一样芬芳”。后来才知道,这是古东巴文,意思是“读书去吧”。读书去吧,读书去吧!不由惊叹纳西族人竟然能够将如此美丽的四个字组合起来,去形容一件更加美丽的事,相得益彰,真是妙极。口中不住咀嚼这四个字,唇齿留香之余,也不免回忆起我与“读书”初相逢这件事。我的童年在村庄中度过,疯跑在田间乡头,与二三伙伴四处游荡,跑累了便在金黄的稻...
10-31
2024
住在蜗牛壳里的人
他并不是一开始就住在那里。童年时代,他背上那只棕褐色、螺旋状的壳像一颗小小的痣,寄宿于毛孔中,直到某一天时机成熟,才悄悄地长了出来。现在他已经习惯于住在壳里,昏黄的灯光把家具熏成暖黄色,从餐桌到床褥,一种蜗牛壳特有的长满波点的装潢深受他的喜爱,他甚至还开了一扇窗户用来观察和透气。每逢半夜,他躬着身子,腹部使劲一缩,头和身子就安安稳稳地钻进去。当然,这是一只硕大的蜗牛壳,足以容纳一个成年男人的...
10-31
2024
先下江南,后会无锡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去年七月,一份承载着江南无锡贺意的录取通知书,跨越数千里,送到了我的手上,“蟾宫折桂,喜上江南”,一枝十二叶桂花,一只飞来喜鹊,一枚丹桂馨香的香牌,皆是来自江南的招手欢迎。去年八月,作为游客,前往灵山,不负烟雨江南之名,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时有时无,大佛隐匿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登山石板的凹凸处积蓄着滩滩雨水,倒映着金色的宫殿,素雅与辉煌的冲突中更显出灵山的静...
10-25
2024
捻发飞针
从我记事起,老人就坐在自家门口。七十岁?八十岁?谁知道呢。穷得像要饭的,从帽子到鞋子都在太阳底下泛着油光,搬个小马扎往那一坐活像个晒背的老鼠。村里都叫她“蛮子”。我奶奶说,几十年前,她是跟在部队后面来的,南方人。“部队走了,她留下来,没钱啊,什么都吃!”每回说到这儿,奶奶都会皱起鼻子,“馍馍长了毛,放锅里馏馏照样吃;人家扔的死鸡,她拾到家薅了毛煮煮就吃,没事儿一样!你说说,就这么个人……”蛮子...
10-25
2024
遇见
早晨总是难熬的,被闹铃从睡梦中拖出却又被困意死拽着,能否清醒一时成了两者的角逐。温床的诱惑力是无限的,可稍一起身,冷风灌入柔和温暖的被褥里头,它便翻脸,冷硬地逼你离开,颇不近人情。阳光悄无声息沿着窗台爬入寝室,攀附在天花板,地板,桌椅,目所及的一切地方,阴影蜷缩在角落,眼睁睁看着阳光侵占领地,低沉地谋划下一次的反攻。今天似乎明媚过头了。初升的太阳,意气风发,肆意挥洒笔墨,使金光铺满了天地间的画...
10-07
2024
背后
我转身向后眺望,望见了我自己,望见了朋友,望见了家人,望见了那漫漫来时路……望见了许多许多。我回首着,看着自己成长的轨迹。在我的背后,我看见了那个挣扎着,努力融入新环境的自己。多么迷茫啊,我依稀记得,她想要摆脱那差异带给她的深深的束缚,挣扎着拒绝着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模仿着别人的言行举止,只为,只为快一点,快一点,融入那新的环境里。她似乎成功了,她似乎失败了,她渐渐变得像许多人,可唯独不像...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