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
07-27
2020
师魂永驻 初心不改———追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韩镕涔老师
韩镕涔老师是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1949年6月出生于上海,2020年5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遵照韩老师遗愿和家属意愿,遗体捐献给江南大学医学院,这也是医学院接受的首例教职工捐献。韩老师1974年至1978年就读于无锡轻工业学院,毕业后留校,先后在食工系、化工系任教至退休。韩老师献身高等教育事业三十余年,他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甘于奉献,不计得失,待人诚恳,团结同志,充分体现出老一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
07-20
2020
我打江南走过,爱上一座古镇
惠山古镇,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苏轼在《惠山烹小龙团》中写道:“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我对此地向往已久,趁着今年的超长假期,以及梅雨季难得的晴空丽日,我欢喜地将自己拾掇了一番,约上三两好友,满怀期待地来到了这里。初见惠山古镇,古朴而大方,悠悠的流水在门前淌过,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由于我们去的比较早,游客还不是很多,整个古镇都沉寂在...
07-16
2020
桂湖赏荷
我踩着六月的尾巴回到了家乡。荷花开得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花朵再也无法维持那种饱满、充盈的状态,花瓣开始掉落了,荷叶的边裾也开始枯萎。我还能想象出晶莹的露水在叶面滚动的灵巧模样。荷叶长得正好的时候,可以采下来煮粥,青绿的叶子与白粥相混合,色泽清新。吃到嘴里,还伴有荷叶的阵阵清香与淡淡的甜。在当地,赏荷的最好去处便是桂湖———明代状元杨升庵的故里。一入桂湖,便可见古木参天,沿着石子小路而去,一路...
07-13
2020
红烧肉
我所心心念念的红烧肉,不是本帮菜的“浓油赤酱”,不是苏锡的“甜软酥烂”,也不是东北菜系中的“厚润滑爽”,而是经了煸焖烹炒、酱烧饪蒸,瘦肉的紧致与梅菜的香气丝丝入扣,红脂滑嫩松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只要配上一小碗米饭,满足感就能迅速漾了全身各处。在离乡求学的时光里,由于不能品尝到这一美味佳肴,心中甚是想念,只好在笔墨间细细回味,以宽慰肚子里的馋虫。这道菜是妈妈独有的手艺,最起码在那位传授她的韦...
07-08
2020
春城的花
昆明是赫赫有名的“春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风景秀美,是使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说起昆明,不得不提花,气候宜人的云南盛产鲜花,位于昆明郊区的斗南花市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中国95%的鲜切花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昆明市民有时候也会来这里买花,交通十分方便,地铁可以直达,如果你在地铁上看到很多人抱着一大束一大束的鲜花上来了,那不用听站名就知道———斗南到了!也许是因为我去过的地方还不够多,我至今...
07-03
2020
糖画
糖画,潜藏在大街小巷的民间艺术。往往是老艺人糖浆浇下,龙飞凤舞一阵,便有小孩子清脆的笑声响起。白嫩的小手举起竹签,黄澄澄的糖冲着阳光,五彩的光辉从那糖画上折射出来,栩栩如生,精致到不忍下口。据说,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说家褚人获的《坚瓠补集》里记载,明朝祭神要熔糖作画,做成各种动物及人物的形象作为祀品,所做人物“袍笏轩昂”,如同文臣武将,故戏称为“糖丞相”。又因糖画香甜可口,便一直...
06-29
2020
绿皮车向北开
不知何故,每次外出都对火车情有独钟。深夜的火车站人潮拥挤,天空中飘着细小的雨丝,灯光照耀的地方,腾起潮湿的雾。火车经过的时候,一节节车厢上映出自己的影子,又伴随着压过铁轨的声音呼啸而过。那天晚上挤在满是二手烟的车厢里,我看见靠窗站着的伯伯提着一大袋鸡蛋糕腼腆地笑着,说女儿最喜欢吃这个;一个为了省钱买了无座票的大妈困得不行,到处蹲着睡觉;有靠着行李蜷缩角落沉默不语的;也有聚在一起抽烟海聊的。他们...
06-22
2020
日夜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日月更迭,回环往复,生生不息,这种意象无疑是美的,白日与黑夜这种相依相对的事物就像是喜与悲、祸与福,让人身在其中而又捉摸不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窥探出美来。然而并非尽数如此。白天和夜晚各有各的隐晦和皎洁。白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在努力追寻自己的生活,每个人似乎都是来去匆匆。我们主动或者被动习惯于忙碌的生活,好像白天就是一道屏障...
06-19
2020
生活细笔
沁芳闸桥边,桃花下,落红成阵,黛玉艺彩风流,葬花入冢。这本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那弱柳扶风的女子,那慧具兰心的姑娘,羡煞了多少旁人。然而如今,有多少人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去赏一赏那些美景,固然有时会因那些繁华锦簇而心动,却也不过是举起手机,“咔咔”拍下,或是摆个姿势,拍些图片,修完,上传,然后这些美景在心中再荡漾不起一丝涟漪。忽视生活的美,或许是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人们缺少了一种名为“无聊”的独...
06-12
2020
大明湖畔
汉代筑城、晋时定邦、宋朝设府、清初开埠。泉水潺潺,渐渐抹平了湖石的棱角。后来,人们对济南的印象变成了“漱玉词中,金石录里”的女词人,变成了那个有着夏雨荷的大明湖,变成了老舍笔下不舍的冬天。而当你与济南相遇,会发现他也有夏日欢笑的缤纷,令人难忘的沁人心脾的绿色,和为你留下的一份静谧。趵突泉边,花开花谢,名人大家来往匆匆,留下一方静静的院落,也留下一抹书香、半卷丹青。只需慢慢走,慢慢看,枯水期去游...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